夏季作息時間改變,寶寶的生物鐘也發生著改變,飲食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。晚上睡不好,白天沒精神,是導致寶寶胃口不好的原因之一。此外,缺少水分,維生素和鎂、鈉等礦物質的流失,也會導致寶寶食欲不振。尤其是當寶寶體內缺少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時,消化功能會下降。同時,夏季飲食宜清淡,而有的媽媽愛給孩子吃重口味或不健康的食物,同時不注意分量,導致寶寶飲食不規律,也容易造成食欲低下。
就餐前,給寶寶來點西紅柿湯、冬瓜湯等,增加體內鹽分,同時補充水分和維生素,為寶寶開胃。湯不宜過油,也不宜給寶寶喝太多,以免影響吃主食的胃口。
寶寶1歲以上,食材應多樣化,肉類蔬菜類都要有,優先選擇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,飲食宜清淡;1歲以下,如可吃輔食,應選擇易消化的蔬菜、魚、蛋、豆制品等;如準備斷奶,應盡量等到秋季再斷。
寶寶沒食欲的時候,媽媽千萬不要強迫寶寶吃飯,更不要呵責寶寶。在一個緊張有壓力的環境下,寶寶即便吃進去了,也容易造成積食。營造一個放松的環境,讓寶寶心情愉悅,食欲自然會相應提高。
寶寶不愛吃綠色的蔬菜,可將蔬菜包進餃子里;寶寶不愛白色的餃子,可用胡蘿卜汁等將面粉染色;寶寶不愛吃單一的形狀的食物,可將面食做成小動物形狀。媽媽們可多動腦子,以寶寶喜愛為前提來準備食物。
注意讓寶寶喝水,不能等到寶寶口渴時才想到。含糖或含乳的飲品不是補水的好選擇。
不能因為天氣熱就限制寶寶的活動,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消化,讓寶寶的身心“動”起來,胃口也會調動起來。
給寶寶創造愉快的飲食環境,對他的挑食行為,不要施加過多的壓力。進餐時,固定寶寶的座位,不讓他在吃飯時走來走去,更不要一邊吃,一邊玩或看電視。送到寶寶面前的食物寧少勿多,這比一下子給他一大碗,使他沒吃前就覺得沒法對付要好得多。
夏天氣溫高,出汗多,宜適當地讓孩子多進食一點牛奶或奶制品,多吃新鮮蔬菜。另外,還應補充水。比如午睡前或午睡后讓孩子吃點水果,喝點酸奶、菜湯或白開水等。
果汁口感好,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但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。飲用過多會影響孩子主餐的進食量,造成營養不良,一般每天以不超過100毫升為宜。
天氣炎熱,孩子食欲差,孩子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也相應減少,加上出汗多,鈣丟失得也多。防范的措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適量鈣片和維生素D。
大量的糖分進入孩子體內,可升高血糖,當血糖過高時,即可造成危害:一方面促使被汗液污染的皮膚上細菌生長,易引起瘡癤、痱子、癰腫等皮膚炎癥疾患;另一方面,產生大量酸性物質,打破血液的酸堿平衡,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,從而成為多種疾病的“溫床”。
這道湯有點像甜品,卻帶點農家風味,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。
制作:首先把小南瓜掏心,清洗干凈之后,上鍋蒸熟;把牛奶倒入到蒸熟的小南瓜里面,然后放到容器里微微加熱,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適量添加糖,即可拿出食用,口味清淡、香甜可口。
首先準備少許山藥和蓮子,將山藥和蓮子放入燉鍋中熬煮到爛,碾壓成泥狀,讓寶寶食用山藥蓮子粥。山藥有健脾胃功效,蓮子有降火效果,能夠幫助寶寶開胃。